《易經(jīng)》是闡述天地世間萬象變化的古老經(jīng)典,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籍;包括《連山》《歸藏》《周易》三部易書,其中《連山》《歸藏》已經(jīng)失傳,現(xiàn)存于世的只有《周易》。
我們看《周易》要從中看出為什么吉,兇,悔,吝,無咎,對我們今天的為人處世有什么啟發(fā)。
下面來看下《易經(jīng)》中的一些基礎(chǔ)常識:
爻:是交錯之義,易經(jīng)借助陰陽交錯,構(gòu)成不同的卦象。
陰爻:斷開的橫線,“- -”性柔,屬陰,往往用“六”表示。
陽爻:連續(xù)的橫線,“ —”性剛,屬陽,用“九”表示。
爻辭:就是解釋該爻的含義。
彖辭:彖是斷,彖辭就是斷語,就是“總括之辭”,“概括之辭”。
常為兩種表達含義:
如果...就...,比如貞,吉,悔,吝。
如果不....就會..,與前面相反的結(jié)果。
象:就是以“象”類物,是古人的一種分類和分析事物的方法,是認識世界的手段和方法;多舉天地萬物之象,比喻人事。
說明卦象的稱為“大象”,說明爻象地稱為“小象”。
元:開始;象征事物的初始,對應(yīng)春天,植物的發(fā)芽。
亨:亨通;象征事物的成長,對應(yīng)夏天,植物的生長。
利:有利;象征事物的收獲,對應(yīng)秋天,植物的開花結(jié)果。
貞:象征事物的收藏,對應(yīng)冬天,植物的落葉過冬。
貞有三種意思:
貞為“占卜(bǔ)”的意思:《說文解字》:貞,卜問也。
貞為“正”的意思:《論語》:君子貞而不諒。
貞為“定”的意思:《尚書·太甲下》:一人元良,萬邦以貞。
吉:順從易理,則為吉。
兇:違反易理,則為兇。
悔:就是后悔;犯了過失,心中知道補過遷善,知過而能改,悔后趨吉。
吝:犯了過失,找理由掩飾,知過而不能改,吝常趨兇;除此而外,吝還指心上有事放不下,有包袱,舉棋不定。
咎:災(zāi)禍。
八卦:八種自然現(xiàn)象:天,地,水,火,風,雷,山,澤(zé)。
本卦:無論用什么方法起卦,得到的這卦就是本卦。
對卦:“對卦”又叫“錯卦”,對和錯本來就是一體的;陰陽相對,比如乾對坤,坎對離,艮(gèn)對兌(duì),震對巽(xùn)。
反卦:反卦又叫“綜卦”,是將正卦旋轉(zhuǎn)180度,另成一卦,比如屯蒙兩卦;代表從另一個視點來看此疑問,從第三者的視點來綜觀此疑問,是疑問的另一個面,也是客觀的觀點。
變卦:變卦相對本卦而言;是將正卦動爻,陰陽互變,也即是陰變陽,陽變陰,又另成一個卦。
了解這些基礎(chǔ)知識,對于《易經(jīng)》中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的詞匯就能夠有所體悟,在啟蒙階段不會感到困惑。
Copyright ? All Rights Reserved.
主辦單位┃重慶科創(chuàng)職業(yè)學院
通信地址┃重慶市永川區(qū)昌洲大道西段28號
技術(shù)支持:黨建工作部
渝ICP備09007502號